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199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你敢相信,建造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有关。
圆周率之所以现在还在计算,是因为我们始终抱着一颗好奇之心来判断圆周率能否被算到尽头。
但是如果圆周率被算到尽头的话,那这个后果绝大多数人都承担不起。
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圆周率计算到第32位左右的时候,基本就可以不用再计算了。当然原则上来说计算到39位更好一些,但是现阶段我们已经把圆周率无限度地往外推展,甚至各个国家的科学家都拼了命地去创作,目的就是为了看一看谁的圆周率能够计算得更多更远。
为什么?

这背后自然而然会有一番利益较量,但在此之前我们一定要明白圆周率是怎么来的,也就是那个“派”究竟是什么意思?
在很早以前,人类就意识到大自然中有一个数字非常的神奇,这个数字甚至能够左右人类的命运。所以数不清的科学家前赴后继的目的就是为了探寻这个数字究竟是什么?
于是在公元前1900年到公元前1600年左右在一块古巴比伦石匾上,清楚地记载了圆周率的大小,只不过这个记载并不准确是25:8,通过计算我们得出来它的准确值是3.125。

在同一时期,我们又找到了古埃及的文物,在一个地方记载了圆周率是16:9的平方,而这个数字计算出来之后是3.1605。虽然说这两个数据与真实数据3.1415926......有点天差地别,但是那个年代能够发现圆周率,而且对圆周率做了一个预估值,已经是非常了不得了。
更可怕的是一些科学家和历史学家诡异的发现,埃及人仿佛在很早之前就已经知道圆周率。
比如英国作家就曾经说过,埃及造出来的金字塔,尤其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胡夫金字塔和圆周率好像有关系,比如金字塔的周长和高度之比等于圆周率的两倍。而这个圆周率的两倍就是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的比值。

伴随着时间的延续,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600年的时候,对于圆周率的计算似乎更加精确了,古印度第1本数据当中表示圆周率等于339÷108月=3.139。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